人物簡介
歷史學博士,教授,博士生導師,世界史研究中心主任,世界現代史教研室主任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,1962年生。1985、1988、1995年畢業於北京師大歷史學系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,獲歷史學學士、碩士、博士學位。1988-1992年在黑龍江大學歷史學系工作,任講師。1995年至今在北師大歷史學院世界現代史教研室工作,1997年起任副教授,2003年起任教授,同年被遴選為世界史專業博士生導師。研究領域
主要研究領域為俄國(蘇聯)思想文化史,俄國(蘇聯)外交史,中俄關係史與俄國漢學史,世界現當代史。
講授課程
曾講授《俄國近代思想史》、《20世紀俄國史》、《俄國歷史文化之謎》、《世界現當代史》等課程。
學術榮譽
入選教育部2006年度“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畫”;入選北京市2006年度“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——百人工程”計畫。入選2011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。
境外學術出訪
2013年3月21日至24日出席美國亞洲學會年會(SanDiego)
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受邀台灣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
2011年希臘羅德島世界公共論壇“文明對話”(WorldPublicForum:DialogueofCivilizations.Rhodes,Greece,October6-10,2011)
2011年澳門大學與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主辦“東西方文化與外交方略”國際研討會2011年3月至4月台灣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
2010年韓國(首爾)斯拉夫研究協會:“第二屆東亞斯拉夫學國際研討會”
2009年澳門大學歷史學系:“第二屆東方外交史:東方外交與台灣”國際研討會
2009年日本北海道大學斯拉夫學研究中心:“首屆東亞斯拉夫學國際研討會”
2009年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:“第五屆文化交流史:“‘中心’與‘邊緣’的互動”學術研討會
2008年聖彼得堡大學東方學系:“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在俄羅斯”國際研討會
2007年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:“承傳與創新:新世代的歷史學”國際研討會
2006年5月至10月為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歷史學系訪問學者。
2001年10月至2002年1月為德國埃爾蘭根大學漢學系訪問教授。
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為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歷史學系訪問學者。
學術講座
2013年3月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“閱讀經典·閱讀城市·閱讀歷史:從哈爾濱到北京到莫斯科再到台北”
2012年12月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俄文系“俄羅斯學的思考與研究方法”
2012年12月台灣台北大學歷史學系“從知識精英到政治精英:蘇聯知識分子群體轉型”
2012年11月台灣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系“蘇聯電影與蘇聯歷史”
2012年10月台灣輔仁大學歷史學系“十月革命與蘇聯知識分子”
2012年10月台灣東吳大學歷史學系“思想史的寫法與俄國思想史的讀法”
2012年9月台灣政治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“革命情·政治夢·浮生夢:影畫中的蘇聯歷史歷史”
2012年9月台灣政治大學歷史學系“蘇聯知識分子群體及其變遷”
2012年9月台灣政治大學斯拉夫語系“歐亞主義思潮的歷史與趨勢”
2012年6月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“俄羅斯史學與文學一席談”
2012年7月豐臺教育學院“勃列日涅夫及其時代”
2012年7月北京大學“中國第四屆世界史研究生精品課程班”,“從概念到群體:俄國(蘇聯)知識分子的公共空間與政治表達----一個帝國二個時代,一群知識分子的兩場際遇”。
2012年5月東城教育學院“從赫魯雪夫到勃列日涅夫:蘇聯歷史上關鍵三十年
2011年台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東亞研究群講座“近代俄國文獻對朝鮮的記載和初識”
2011年台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講座“國家史學與公共史學:大陸歷史教科書改革門外觀”
2011年台灣輔仁大學歷史學系講座“冷戰背景下蘇聯的國內與國外敵人形象”
2011年台灣輔仁大學歷史學系講座“民族問題與蘇聯的命運”
2011年台灣輔仁大學歷史學系講座“蘇聯知識分子的公共空間與政治表達”
2011年台灣暨南大學歷史學系講座“思想史的寫法與俄國思想史的讀法”
2011年台灣東華大學歷史學系講座“從俄國到蘇聯:一個帝國的歷史興亡軌跡”
2011年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俄文系講座“史學與文學:俄國歷史與俄羅斯學的融合與匯通”
2011年台灣東吳大學歷史學系講座“黑與白:赫魯雪夫的改革及其時代”
2011年台灣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講座“從彼得大帝沙皇到史達林總書記:一個帝國二個時代”
2011年台灣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講座“同志蘇聯:國民黨人早期的蘇聯觀及其政治互動”
2011年台灣台北大學歷史學系講座“歐亞主義與新歐亞主義:俄國近代歷史與現代政治中的老角色”
2011年台灣中興大學歷史學系講座“帝國體制與帝國意識:從俄國到蘇聯的歷史思考”
2011年歐美同學會留蘇分會(北京)講座:“七十年蘇聯與二十新俄羅斯:從歷史看普京時代與普京神話”
2011年北京師範大學講座“走近RUSSIA!走進俄羅斯歷史與現實”
2011年北京教育學院講座“國內外蘇聯史研究的動態與教學疑難點”
2011年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家書院“政治動員與冷戰背景下的蘇聯的“敵人形象”
2011年北京“精英成長俱樂部”講座“鏡中我們:列夫·托爾斯泰與中國人的‘生’與‘命’”
2011年北京“精英成長俱樂部”講座“自由與遠方:歷史學家眼中的希臘七日”
2010年北京超星數字圖書館“名師講壇”講座:“20世紀世界史十講”
2010年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講座:“俄羅斯大國崛起與衰落之路的歷史考察”
2010年教育部高校學校師資培訓中心講座:“命運悠關的學科建設與北師大世界史學科”
2010年內蒙古民族大學講座:“俄羅斯歷史的真實與神話”和“我的研究生導師的心得體會”
2009年北京昌平教師進修學校講座:“文明史觀、公共史學與中學歷史教學”
2009年北京超星數字圖書館“名師講壇”講座:“俄國歷史與文化之謎五十講”
2009年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講座“不能忘卻的反思:蘇共亡黨蘇聯亡國二十年祭”和“祖國與主義之爭:紅牆外的那些俄國人們”
2009年牡丹江師範學院講座:“崛起·衰落·復興:破解俄羅斯歷史興亡之謎”
2009年中華書局“大國之道”系列講座:“俄國之道:俄羅斯興衰之謎”
2009年東北林業大學“東林文化大講堂“(第四期)講座:“崛起、衰落、復興:破解俄羅斯歷史興亡之迷”
2009年哈爾濱工程大學“啟航講壇”(第四十四期)講座:“普京之後還是普京嗎?”
2009年北京師範大學春秋學社“我的歷史我的路”講座:“三城記——我的哈爾濱?北京?莫斯科”
2008年北京超星數字圖書館“名師講壇”講座:“20世紀俄國史二十講”
2008年北京超星數字圖書館“名師講壇”講座:“近代俄國思想史三十講”
2008年魯東大學講座:“祖國”與“主義”之痛:紅牆外的那些俄國人們”和““旅俄華工與十月革命前後中國形象的轉變”
2008年蘇州科技學院講座:“俄國思想史的寫法和讀法”和“三種思潮·三條道路·三個結局:俄國自由主義——保守主義——激進主義概觀”
2008年北京交通大學馥思文學社講座:“崛起·衰落·復興:破解俄羅斯歷史興衰之謎”
2006年第三極書局通識講座“祖國與主義之痛:紅牆外的那些俄國人們”
2005年黑龍江大學陽光講壇“俄國知識分子與俄羅斯道路的選擇”
2004年北京師範大學講座“蘇聯解體蘇共亡黨十五年後的歷史反思”
2004年井岡山大學講座“不能忘卻的反思——蘇共亡黨蘇聯亡國十五年祭”
2003年北京人民警察學院講座“地緣政治視角下的中亞歷史與現實”
2002年北京人民警察學院講座“俄羅斯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”
2002年德國埃爾蘭根大學講座“哈爾濱的俄國僑民及其生活”2001年北京大學講座“俄國知識分子的形成和特點”
參與節目製作
中央電視台系列電視片“世博傳奇”之“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世博會”和“1962年美國西雅圖世博會”
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“世紀戰爭·紅色十月”;
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“大國崛起·尋道圖強(俄國)”。
承擔課題
國家哲學社學科學成果文庫(2011年度)“蘇聯知識分子群體轉型研究(1917-1936)”
教育部十二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(2010-2013年):“蘇聯早期文化革命與知識分子的政治認同”
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“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”重大項目“俄國通史”子項目(2008-2011年):“俄國通史”第三卷(1762-1855年)
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“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”重大項目“世界近現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”子項目(2006-2009年):“政治激進主義與近代俄國政治”
教育部十一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(2006-2009年):“政治恐怖主義與近代俄國革命——以民粹派和社會革命黨解密檔案為切入點”
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項目(2006-2009年):“蘇聯政治文化譜系研究”
德國DAAD基金項目(2002年):“歷史與哲學維度:17世紀以來的中西學術和文化交流”
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“多卷本世界通史”子項目(2002-2006年):“20世紀的民主與宗教卷”
教育部十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(2002-2005年):“民族主義與20世紀社會主義的曲折發展----以蘇聯東歐為中心”
國家留學基金委歸國人員資助項目(1999-2002年):“知識分子與20世紀俄羅斯命運”
出版著作
《從知識精英到政治精英:蘇聯知識分子群體轉型研究1917-1936》,北京師大出版社2012年版,30萬字。
《激盪百年的俄羅斯:20世紀俄國史讀本》,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,44萬字。《政治激進主義與近代俄國政治》,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版,30萬字。
《俄國知識分子思想史導論》,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。《俄國史》,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。
《紅色風暴之謎——破解從俄國到蘇聯的神話》,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。
《俄國現代化道路研究》,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。
《蘇聯民族問題的歷史考察》,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。
《紅色風暴的起源——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國》,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。
《推倒紅牆——克里姆林宮最新檔案解秘》,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版。
《新世紀大國博弈與中國勃興》,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版。
《誰是贏家——中美人權較量紀實》,當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。
《世界現代史(1900-2000)》(主編教材),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。
發表論文
蘇聯政治史:蘇聯知識分子、蘇聯政治文化與蘇聯民族問題系列:
以賽亞·伯林視野下的蘇聯知識分子與蘇聯文化》,載《俄羅斯研究》2012年第3期。
《歷史斷想:十月革命與蘇聯知識分子》,載《俄羅斯學刊》2012年第3期。
《“世界革命”與“國家利益”:“勃列日涅夫主義”的理論來源與真實訴求》,載《黑龍江社會科學》2012年第6期。
《政治動員背景下蘇聯國內政治中的敵人形象》載《史學月刊》2011年第4期。
《新階級和特權階層:吉拉斯對蘇聯政治和社會結構的分析》載《黑龍江社會科學》2010年第1期。
《列寧·布哈林·史達林:紅色領袖對“文化革命”和蘇維埃文化的理解與闡釋》載《俄羅斯學刊》2011年第1期。
《新階級和特權階層:吉拉斯對蘇聯政治和社會結構的分析》載《黑龍江社會科學》2011年第1期
《列寧·布哈林·史達林:紅色領袖對“文化革命”和蘇維埃文化的理解與闡釋》載《俄羅斯學刊》2011年第1期(創刊號)
《蘇維埃知識分子概念的形成及時代特徵》載《國外社會科學》2010年第2期。
《蘇聯紅色教授學院的建立及其歷史影響》載《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》2010年第1期。
《冷戰背景下蘇聯對外政治中的“敵人形象:”》載《史學月刊》2010年第7期。
《20世紀20年代蘇聯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地位》載《社會科學》2010年第10期。
《政治文化背景下蘇聯知識分子的公共空間與政治表達》載《福建師範大學學報》2010年第5期。
《20-30年代的“訪蘇現象”及其對蘇聯的認識》載《理論學刊》2010年第10期。合著排名一。
《索忍尼辛:俄羅斯作家的歷史際遇與知識分子式的歷史思考》載《杭州師範大學學報》2010年第6期。
《從知識精英到政治精英:盧那察爾斯基的政治軌跡與思想歷程》載《學習與探索》2010年第1期。
《從政治整肅到行政規訓:新經濟政策時期蘇維埃政權的知識分子政策》載《俄羅斯研究》2009年第4期
《新經濟政策時期蘇聯知識分子的公共空間與政治表達》載《黑龍江社會科學》2009年第5期
《新經濟政策時期蘇聯知識分子的思想塑造和政權培育》載《社會科學》2009年第11期
《新經濟政策時期高爾基思想肖像》載《杭州師範大學學報》2009年第5期
《孤旅與命運:20世紀20至30年代歐洲的俄國僑民》載《中國社會科學內刊》2008年第1期
《國家利益視野下勃列日涅夫時期的對美關係》載《杭州師範大學學報》2008年第2期
《勃列日涅夫斯時期蘇聯嚴重的社會問題》載《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》2006年第1期。
《簡論蘇聯猶太人問題》載《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》2003年第2期。
《對蘇維埃聯邦的成立和蘇聯憲法的歷史分析》載《天津市委黨校學報》2003年第1期。
《論蘇聯憲法的缺陷和聯邦制解體的原因》載《現代代動力:中國、俄羅斯、東歐改革比較研究》,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。
《俄羅斯知識分子與大俄羅斯民族主義》載《東歐中亞研究》2000年第5期。
《秘密報告的由來》載《俄羅斯文藝》2000年第3期
《列寧遺囑之謎》載《俄羅斯文藝》2000年第4期
《蘇聯聯邦制變形的歷史原因》載《東歐中亞研究》1999年第1期。
《蘇聯時期俄羅斯民族特殊地位與“俄羅斯中心論”》載《東歐中亞研究》1997年第3期。
《前蘇聯雙重主權衝突和民族分離主義》載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》1996年第1期。
《民族主義在前蘇聯的表現及其特點》載《世界民族》1996年第2期。
《民族文化與族際文化──衝突抑或協調》載《東歐中亞研究》1996年第4期。
《俄國文化中的“知識分子概念”》載《北方論叢》2009年第1期
《俄國貴族階層的形成及其政治覺醒》載《理論學刊》2008年第6期
《馮維津命題與近代俄國知識分子覺醒》載《黑龍江社會科學》2008年第4期
《米留可夫自由主義思想淺談》載《西伯利亞研究》2008年第6期。合著排名二。
《20世紀20年代俄國僑民的政治思潮——以米留可夫的“新策略”為個案研究》載《齊齊哈爾大學學報》2008年第3期。合著排名二。
Искание“вехлиберализма”:РаздумьеП.Б.Струвеорусскихреволюцией//ВестникСПбГУ.Серия“история”,2007.№.2.《尋找路標:斯徒盧威關於俄國革命的思考》載《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學報》(歷史卷)2007年第2期。
《俄國近代政治恐怖主義的源流》載《史學月刊》2007年第1期。
《斯徒盧威:俄國自由主義的代言人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7年12月31日
《“東方”與“西方”的選擇和間離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7年11月6日
《別林斯基和巴枯寧的思想迷途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7年10月22日
《吉霍米洛夫的政治轉向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7年7月30日
《果戈理的保守與反動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7年7月5日
《涅恰耶夫與俄國近代政治恐怖主義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7年6月13日
《恰達耶夫與普希金愛國主義觀的異同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7年5月21日
《斯徒盧威自由主義思想的核心理念》載《華東師大學報》2006年第1期
《俄國自由主義思想史論綱》載《北方論叢》2006年第6期。
《西方文化之於俄羅斯:動力抑或阻礙》載《俄羅斯文藝》2005年第1期。
《再尋路標:僑民時期的斯圖盧威的保守自由主義思想》載《北方論叢》2005年第2期。
《俄羅斯外交取向的文化傳統思考》載《世界近現代史研究》(第二輯)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。
《尊從與背離:斯圖盧威的激進自由主義思想》載《世界近現代史研究》(第一輯)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。
《激情與反思:斯圖盧威與三次俄國革命》載《二十一世紀》(香港)2004年10月號。
《恰達耶夫與普希金愛國主義觀異同》載《俄羅斯思想與俄羅斯道路》,外文出版社2004年。
《現代化之準備: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開明專制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4年1月5日
《現代化之浴血:十二月黨人的理論與實踐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4年1月19日
《現代化之啟蒙:俄國知識分子群體與現代化道路探尋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4年2月16日。
《現代化之窘困:亞歷山大二世改革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4年3月1日
《現代化之選擇:從民粹主義到列寧主義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4年3月15日
《維特改革與俄國工業化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4年3月29日
《尼古拉二世的改革與反改革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4年4月12日
《西方文化與俄國現代化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4年4月29日
《改革與革命:俄國現代化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4年5月17日,4000字
《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開明專制改革》載《中國財經報》2004年5月25日
《彼得大帝移風易俗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3年7月12日
《以“路標”為界——俄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思想波瀾》載《歷史研究》2003年第5期。
《白銀時代的喧譁:俄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“左傾”》載《俄羅斯文藝》2003年第3期。
《戀女與情郎的永恆對話——俄國知識分子群體的形成與特點》載《俄羅斯文藝》2002年第3期。
《葉卡特琳娜二世開明君主新論》載《史學論衡:百年校慶集》,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。
《從民粹主義到列寧主義——俄國知識分子思想的艱難跋涉》載《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》2001年第6期。
《俄羅斯國家的形成與民族主義》載《北京師範大學學報》2001年第2期。
《亞歷山大二世》載《俄羅斯文藝》2001年第3期
《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治國方略》載《俄羅斯文藝》2001年第4期
《彼得大帝的遺矚之謎》載《俄羅斯文藝》2000年第2期
《彼得大帝性格之謎》載《俄羅斯文藝》2000年第2期
《從拉吉舍夫到巴枯寧:俄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》載《世紀之交的中國史學》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。
《神秘沙皇的神秘之死》載《中國教育報》1995年1月8日。
《俄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及其與沙皇政府的關係》載《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》1994年第6期。
《日俄戰爭對俄國海軍的影響》載《求是學刊》1994年第5期。
《俄國歷史上俄羅斯民族主義的形成及其基礎》載《世界歷史》1994年第5期。
《西方文化對俄國現代化進程的影響》載《北方論叢》1993年第2期。
《俄國現代化進程中改革與革命》載《求是學刊》1993年第1期。
《略論俄國歷史上的現代化進程》載《齊齊哈爾師院學報》1992年第6期。
《資產階級在俄國政治現代化進程中歷史地位》載《世界歷史》1992年第1期。
《關於巴枯寧和巴枯寧主義的幾個問題》載《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》1991年第1期。
《俄羅斯經濟文化傳統形成及其與現代化的衝突》載《求是學刊》1991年第6期。
《俄羅斯軍事學派奠基人──蘇沃羅夫》載《軍事史林》1990年第1期。
《俄羅斯政治文化傳統形成與現代化的對抗》載《北方論叢》1990年第2期。
《俄國壟斷工業的發展及其與沙皇政府的關係》載《大慶師範專科學校學報》1990年第2期。
《論維特改革的影響及實質》載《求是學刊》1990年第4期。
《俄國資產階級的形成及其特點》載《求是學刊》1989年第4期(識學以來公開發表的第一篇學術論文,以志紀念)。
《彼得大帝和俄國海軍》載《海洋》1984年第9期(識學以來公開發表的第一篇稚文,它給我以鼓勵並立志學術,以志紀念)。
《中蘇關係中的“台灣問題”與“台灣因素”——來自俄羅斯資料的解釋》載《東方外交與台灣》(魏楚雄、陳奉林主編),“東方外交史叢書二”,澳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。
《近世俄國文獻對朝鮮的記載與初識》載《史學史研究》2010年第4期。
《中蘇關係中的“台灣問題”與“台灣因素”》載《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》2009年第3期
《旅俄華工與十月革命前後中國形象的轉變》載《學習與探索》2009年第1期
《近代俄國知識階層對東方和中國文化的認識》載《學習與探索》2008年第1期
《東正教與中俄早期文化交流》載《杭州師範大學學報》2007年第2期。
《華裔學志》的創辦及其對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》載《北方論叢》2004年第4期。合著排名一。
《李鴻章與維特經濟現代化思想的比較研究》載《北方論叢》2001年第4期。
《俄國遠東政策與烏赫托姆斯基》載《學習與探索1993年第1期。
《李鴻章特別基金的由來》載《北方文物》1989年第4期。
《國內學界近三十年國內俄國史研究回顧》載《理論學刊》2009年第1期
《當代俄羅斯十月革命史學的若干趨勢》載《史學史研究》2008年第3期
《十月革命史研究四題》載《俄羅斯文藝》2007年第4期
《文明史觀在當代俄羅斯:復興還是重建》載《河南師大學報》2007年第4期。
《從文化史到文化學:文明史觀的復興抑或重建?——對俄羅斯學術現象的評析》載《學習與探索》2007年第2期。
《歷史學視角:中國俄羅斯學的戰略性思考》載《俄羅斯文藝》2007年第2期。
《比較視野下的文明衝突範式研究——文明衝突論與文明內部衝突論》載《井崗山幹部學院學報》2006年第4期。合著排名一。
《文化與傳統之殤:俄國現代化歷史和道路的哲學思考》,載《江漢大學學報》,2006年第2期。
《比較史學視野下蘇聯和南斯拉夫的解體——蘇聯、南斯拉夫與美國聯邦制的比較》載《俄羅斯語言和文化論文集》,重慶出版社2005年版。合著排名一。
《近十年來國內關於歐亞主義問題研究綜述》載《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》2005年第6期。合著排名一。
《民族主義的三次浪潮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5年4月25日。
《多樣和多元:審視20世紀宗教發展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5年3月21日
《俄羅斯人文社科現狀及發展趨勢》載《東歐中亞研究》2001年第3期。
《蘇聯和俄羅斯學者對蘇聯民族主義的研究評述》載《俄羅斯研究》(安徽大學)1997年第3期。
《關於十月革命史研究幾個問題》載《俄羅斯研究》(安徽大學)1997年第5期。
《作為一種世界性潮流的民族主義》載《世界經濟與政治》1996年第1期。合著排名一。
《近年我國史學界關於俄國現代化問題研究的綜述》載《世界史研究動態》1991年第6期。
《中國學者對前蘇聯民族主義研究評述》載《俄羅斯研究》(安徽大學)1995年第4期。
《西方學者對前蘇聯民族主義的研究評述》載《俄羅斯研究》(安徽大學)1994年第6期。
《論19世紀國際工運史研究的幾個問題》載《中國工運學院學報》1990年第3期。合著排名二。
《當代俄羅斯思想家亞·季諾維耶夫及其政治思想》載《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》2007年第2期。
《新舊俄羅斯的相遇與歧路:歐亞主義視野下俄羅斯復興之歷史思考》載《學習與探索》2006年第2期。
《季諾維也夫的“社會學小說”和他的社會學式解剖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6年7月25日。
《季諾維也夫:蘇維埃體制最嚴厲的批判者和最後的守望人》載《二十一世紀》(香港)2006年8月號(網路版)。
《俄共國家主義意識形態與“俄羅斯思想”》載《天津市委黨校學報》2004年第4期。合著排名一。
《俄美關係發展的未來趨勢》載《和平與發展》1996年2期。
《走向21世紀的俄美關係:衝突抑或協調》載《當代世界》1996年第3期。
《車臣事變對俄羅斯聯邦的完整與葉爾欽政治命運的影響》載《東歐中亞研究》1995年第3期。
《蘇聯解體的理論依據和法律依據》載《東歐中亞研究》1994年第6期。
《俄烏黑海艦隊歸屬的爭執及矛盾發展趨向》載《東歐中亞研究》1993年第3期。
發表譯文
《俄國封建主義》(參譯),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。《俄羅斯副總理談私有化證券》載《東歐中亞問題譯叢》1993年第1期。
《適用於俄羅斯的第十五種模式》載《東歐中亞問題譯叢》1993年第3期。
《馬克思主義軍事歷史學研究的方法論》載《軍事史林》1987年第1期。
《蘇聯歷史編纂學·封建主義部分》載《史學選譯》1988年。
日常隨筆
《紅帆飄揚聖彼得堡》載《神州學人》2006年第8期。《穿著高跟鞋賽跑》載《青年參考》2006年8月8日。
《白夜下的聖彼得堡女人們》載《學習時報》2006年9月18日。
《俄羅斯大學宿舍里的“死魂靈”》載《青年參考》2006年9月5日。
《在德國騎腳踏車》載《新安全》2002年第1期。
《信用危機來了》載《新安全》2002年第2期。
《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——陳之驊教授訪談》載《中國高校招生》1994年第5期。
《國際文化交流中的公共關係》載《辦公室業務》1994年第4期。
《過平民生活的國王和王后》載《中國教育報》1995年4月9日。
《春節晚會求庇》,載《新晚報》1990年2月8日。